从上到下,每天总有大大小小的各级官员被查,今年通报查处的案件特别多,有省部级的高级领导,也有普通岗位的一般干部,既有已退休的领导,也有进入职场不久的90后年轻干部。乍一看,腐败问题好像没完没了、越查越有,甚至还有负责查处腐败的纪检干部带头“灯下黑”,不论什么层级、什么部门、什么年龄段都有蛀虫存在,这治理腐败还有希望吗?
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资料图)
恰恰相反,对腐败问题不遮掩、不隐藏、不回避,敢于露头就打、大胆曝光,充分说明中央惩治腐败的坚定决心,对腐败问题零容忍! 部分网友曾戏谑国家有难时,要让炫富者、让官员先上,说明腐败的官员虽然只是干部中的少数,但造成的负面影响却很大,不仅玷污了干部队伍形象,也影响了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感情和信任。
党和国家不是不明白蛀虫之害,所以把“消极腐败”列为党执政面临的“四大风险”之一,历来坚决查处腐败干部,但是从陆续查处的情况看,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显然还有很多需要努力的空间。
为什么会有腐败,因为人的私欲,因为利益交换! 其实不论在哪个国家、哪个制度、哪个政党,都存在治理腐败问题,只是控制的程度差别。只要有可以腐败的空间,有利益可以交换或者利益可图,腐败的代价还不足以震慑他可能获取的利益,就会有腐败。
在中国,为什么治理腐败特别难,我觉得和我们复杂的人情社会有很大的关系,中国是最注重亲情和礼仪的国家,族亲、战友、同学、同事,各种关系原本是单纯、可亲的,但 这些单纯的关系却能像纽带一样,把不同的社会个体连接成复杂的关系网,这样的关系网最后成了很多特殊关照的突破口,成了不好推却、无法拒绝的借口,成了法外办事的助推器。
靠着这样的关系网,你能比没有这层关系的人进步的快,因为在领导眼里,提拔有人打招呼的人总比自己不认识、没人打招呼的人可靠?能比没有关系的先办事、先拿钱、拿到工程,因为在有限资源情况下,同等条件下肯定会优先照顾熟人,而那些原本制定好的规矩、制度都成为摆设,所有的特殊、例外也都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借口和理由来敷衍。
我们的礼仪传统教导我们要礼尚往来、要给回报,有些父辈、有的电视剧甚至会教你如何“维护关系”,这是我们一直认为正常的社交之道,但这样的关系真的正常吗?有没有真的只为单纯送礼而不求办事的?有没有收了别人礼后还能按规矩办事?哪怕是正常的亲戚往来,只要有亲属握权,自己在有需求时有没有想着去求过?即使没用上这层关系,或多或少都想过某某亲戚也许能帮上忙吧?
如果请求帮忙打招呼正常办事倒没什么,但往往靠关系去打招呼的正是请求不正当的利益诉求!看看那些被通报的官员,多少都有在干部提任时给予关照,在工程招标、工程结算等打招呼的问题,有的靠关系枉法裁判,有的靠关系受到特殊照顾。所以, 一遇到问题就想着动用关系本身就说明我们还不是规规矩矩的法治社会,人情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腐败的氛围! 而在资本主义国家,他们的人情关系淡漠,显然没有我们这么复杂,也不用我们如此受关系网牵扯。
关系怎能大于法和制度? 因为权力过大,缺少有效监督,而人情关系能干扰权力的使用。 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中,我们强调效率优先,更容易导致以民主集中制名义推行领导的个人决策,哪怕是监督者也只能暂时将疑虑放一边,服从决策。所以, 有些领导俨然把自己的单位、自己管理的国企当成了领地一般,把下属干部当成了佣人来呼来喝去,就是扭曲的权力观作祟,把人民赋予的执法权、审批权、资源管理权用来做个人利益交换的筹码。
如果人人都不讲人情,都不靠关系,都按章办事,那何来利益交换和利益输送? 但又回到开头的那句,人都是有私欲的,即使贪官本没有优先关照的意思,但众多求他办事的人却有比别人快一步、先一步的欲望,所以需要运用他的权力来达到这个目的! 这种特殊关照的结果必然是满足了少数人的利益,却违背政策和制度的初衷,损害了社会的公平性。
人性的贪念造成“不想腐”的自觉不会这么快形成,而制度的漏洞注定了“不能腐”还没有完全实现,监督的力度不足以震慑就达不到“不敢腐”的目标,所以,综合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