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 > 正文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及答案

2023-09-09 13:40:25 来源:互联网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及答案,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如果这10篇文章还不能满足您的需求,您还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与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及答案相关的文章。

篇1: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及答案


【资料图】

一、选择题(共20分,每题1分)

1.零地址运算指令在指令格式中不给出操作数地址,它的操作数来自______。 A.立即数和栈顶; B.暂存器; C.栈顶和次栈顶; D.累加器。

2.______可区分存储单元中存放的是指令还是数据。

A.存储器; B.运算器; C.控制器; D.用户。

3.所谓三总线结构的计算机是指______。

A.地址线、数据线和控制线三组传输线。 B.I/O总线、主存总统和DMA总线三组传输线; C.I/O总线、主存总线和系统总线三组传输线;D.设备总线、主存总线和控制总线三组传输线.。

4.某计算机字长是32位,它的存储容量是256KB,按字编址,它的寻址范围是______。

A.128K; B.64K; C.64KB; D.128KB。

5.主机与设备传送数据时,采用______,主机与设备是串行工作的。

A.程序查询方式; B.中断方式; C.DMA方式;D.通道。

6.在整数定点机中,下述第______种说法是正确的。

A.原码和反码不能表示 -1,补码可以表示 -1; B.三种机器数均可表示 ;

C.三种机器数均可表示 -1,且三种机器数的表示范围相同; D.三种机器数均不可表示 。

7.变址寻址方式中,操作数的有效地址是______。 A.基址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位移量); B.程序计数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 C.变址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 D.以上都不对。

8.向量中断是______。

A.外设提出中断;

B.由硬件形成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

C.由硬件形成向量地址,再由向量地址找到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

D.以上都不对。

9.一个节拍信号的宽度是指______。

A.指令周期; B.机器周期; C.时钟周期; D.存储周期。

10.将微程序存储在EPROM中的控制器是______控制器。

A.静态微程序; B.毫微程序; C.动态微程序; D.微程序。

11.隐指令是指______。

A.操作数隐含在操作码中的指令;

B.在一个机器周期里完成全部操作的指令;

C.指令系统中已有的指令;

D.指令系统中没有的指令。

12.当用一个16位的二进制数表示浮点数时,下列方案中第_____种最好。

A.阶码取4位(含阶符1位),尾数取12位(含数符1位);

B.阶码取5位(含阶符1位),尾数取11位(含数符1 位);

C.阶码取8位(含阶符1位),尾数取8位(含数符1位);

D.阶码取6位(含阶符1位),尾数取12位(含数符1位)。

13.DMA方式______。

A.既然能用于高速外围设备的信息传送,也就能代替中断方式;

B.不能取代中断方式;

C.也能向CPU请求中断处理数据传送;

D.内无中断机制。

14.在中断周期中,由______将允许中断触发器置“0”。

A.关中断指令; B.机器指令; C.开中断指令; D.中断隐指令。

15.在单总线结构的CPU中,连接在总线上的多个部件______。

A.某一时刻只有一个可以向总线发送数据,并且只有一个可以从总线接收数据; B.某一时刻只有一个可以向总线发送数据,但可以有多个同时从总线接收数据; C.可以有多个同时向总线发送数据,并且可以有多个同时从总线接收数据; D.可以有多个同时向总线发送数据,但可以有一个同时从总线接收数据。

16.三种集中式总线控制中,______方式对电路故障最敏感。

A.链式查询; B.计数器定时查询; C.独立请求;

D.以上都不对。

17.一个16K×8位的存储器,其地址线和数据线的总和是______。

A.48; B.46; C.17; D.22.

18.在间址周期中,______。

A.所有指令的间址操作都是相同的;

B.凡是存储器间接寻址的指令,它们的操作都是相同的;

C.对于存储器间接寻址或寄存器间接寻址的指令,它们的操作是不同的;

D.以上都不对。

19.下述说法中______是正确的。

A.EPROM是可改写的,因而也是随机存储器的一种; B.EPROM是可改写的,但它不能用作为随机存储器用; C.EPROM只能改写一次,故不能作为随机存储器用; D.EPROM是可改写的,但它能用作为随机存储器用。

20.打印机的分类方法很多,若按能否打印汉字来区分,可分为______。

A.并行式打印机和串行式打印机; B.击打式打印机和非击打式打印机; C.点阵式打印机和活字式打印机;D.激光打印机和喷墨打印机。

二、填空(共20分,每空1分)

1.设浮点数阶码为8位(含1位阶符),尾数为24位(含1位数符),则32位二进制补码浮点规格化数对应的十进制真值范围是:最大正数为 A ,最小正数为 ,最大负数为

2.指令寻址的基本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寻址方式,其指令地址由出,另一种是 C 寻址方式,其指令地址由 D 给出。

3.在一个有四个过程段的浮点加法器流水线中,假设四个过程段的时间分别是T1 = 60ns﹑T2 = 50ns﹑T3 = 90ns﹑T4 = 80ns。则加法器流水线的时钟周期至少为。如果采用同样的逻辑电路,但不是流水线方式,则浮点加法所需的时间为 B 。

4.一个浮点数,当其尾数右移时,欲使其值不变,阶码必须1位,阶码。

5.存储器由m(m=1,2,4,8?)个模块组成,每个模块有自己的 寄存器,若存储器采用编址,存储器带宽可增加到原来的 D 倍。

6.按序写出多重中断的中断服务程序包括

三、名词解释(共10分,每题2分)

1.微操作命令和微操作

2.快速缓冲存储器

3.基址寻址

4.流水线中的多发技术

5.指令字长

四、计算题(5分)

设机器数字长为8位(含1位符号位),设A=139,B=?,计算[A?B]补,并还原成6432真值。

五、简答题(共20分)

1.异步通信与同步通信的主要区别是什么,说明通信双方如何联络。(4分)

2.为什么外围设备要通过接口与CPU相连?接口有哪些功能?(6分)

六、问答题(共15分)

1.设CPU中各部件及其相互连接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W是写控制标志,R是读控制标志,R1和R2是暂存器。(8分)

(1)假设要求在取指周期由ALU完成 (PC) + 1→PC的操作(即ALU可以对它的一个源操作数完成加1的"运算)。要求以最少的节拍写出取指周期全部微操作命令及节拍安排。

(2)写出指令ADD # α(#为立即寻址特征,隐含的操作数在ACC中)在执行阶段所需的微操作命令及节拍安排。

2.DMA接口主要由哪些部件组成?在数据交换过程中它应完成哪些功能?画出DMA工作过程的流程图(不包括预处理和后处理) 七、设计题(10分)

设CPU共有16根地址线,8根数据线,并用MREQ作访存控制信号(低电平有效),用WR作读写控制信号(高电平为读,低电平为写)。现有下列芯片及各种门电路(门电路自定),如图所示。画出CPU与存储器的连接图,要求:

(1)存储芯片地址空间分配为:最大4K地址空间为系统程序区,相邻的4K地址空间为系统程序工作区,最小16K地址空间为用户程序区;

(2)指出选用的存储芯片类型及数量;

(3)详细画出片选逻辑。

DnD0DnD0

74138译码器G1,G G 2A,2B为控制端C, B, A为变量控制端 ?? YY0为输出端7

ROM: 2K×8位

8K×8位 32K×8位

RAM: 1K×4位

2K×8位 8K×8位 16K×1位 4K×4位

(1)主存地址空间分配:

6000H~67FFH为系统程序区; 6800H~6BFFH为用户程序区。

(2)合理选用上述存储芯片,说明各选几片? (3)详细画出存储芯片的片选逻辑图。

答案:

一、选择题(共20分,每题1分)

1.C 2.C 3.B 4.B 5.A 6.B 7.C 8.C 9.C 10.A 11.D 12.B 13.B 14.D 15.B 16.A 17.D 18.C 19.B 20.C

二、填空(共20分,每空1分)

1.A.A.2127(1-223) B.2129 C.2128(-21-223) D.-2127 2.A. 顺序 B.程序计数器 C.跳跃 D. 指令本身 3.A.90ns B.280ns 4.A.A.增加 B.加1 5.A.地址 B.数据 C.模m D.m 6.A.保护现场 B.开中断 C.设备服务 D.恢复现场

三、名词解释(共10分,每题2分)

1.微操作命令和微操作

答:微操作命令是控制完成微操作的命令;微操作是由微操作命令控制实现的最基本操作。

2.快速缓冲存储器

答:快速缓冲存储器是为了提高访存速度,在CPU和主存之间增设的高速存储器,它对用户是透明的。只要将CPU最近期需用的信息从主存调入缓存,这样CPU每次只须访问快速缓存就可达到访问主存的目的,从而提高了访存速度。

3.基址寻址

答:基址寻址有效地址等于形式地址加上基址寄存器的内容。

4.流水线中的多发技术

答:为了提高流水线的性能,设法在一个时钟周期(机器主频的倒数)内产生更多条指令的结果,这就是流水线中的多发技术。

5.指令字长

答:指令字长是指机器指令中二进制代码的总位数。

四、(共5分)

计算题 答:[A+B]补=1.1011110, A+B =(-17/64)

[A-B]补=1.1000110, A-B =(35/64)

五、简答题(共20分)

1.(4分)答:

同步通信和异步通信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有公共时钟,总线上的所有设备按统一的时序,统一的传输周期进行信息传输,通信双方按约定好的时序联络。后者没有公共时钟,没有固定的传输周期,采用应答方式通信,具体的联络方式有不互锁、半互锁和全互锁三种。不互锁方式通信双方没有相互制约关系;半互锁方式通信双方有简单的制约关系;全互锁方式通信双方有完全的制约关系。其中全互锁通信可靠性最高。

2.(6分,每写出一种给1分,最多6分)

答:外围设备要通过接口与CPU相连的原因主要有:

(1)一台机器通常配有多台外设,它们各自有其设备号(地址),通过接口可实现对设备的选择。

(2)I/O设备种类繁多,速度不一,与 CPU速度相差可能很大,通过接口可实现数据缓冲,达到速度匹配。

(3)I/O设备可能串行传送数据,而CPU一般并行传送,通过接口可实现数据串并格式转换。

(4)I/O设备的入/出电平可能与CPU的入/出电平不同,通过接口可实现电平转换。

(5)CPU启动I/O设备工作,要向外设发各种控制信号,通过接口可传送控制命令。

(6)I/O设备需将其工作状况(“忙”、“就绪”、“错误”、“中断请求”等)及时报告CPU,通过接口可监视设备的工作状态,并保存状态信息,供CPU查询。

可见归纳起来,接口应具有选址的功能、传送命令的功能、反映设备状态的功能以及传送数据的功能(包括缓冲、数据格式及电平的转换)。

4.(5分)答:

(1)根据IR和MDR均为16位,且采用单字长指令,得出指令字长16位。根据105种操作,取操作码7位。因允许直接寻址和间接寻址,且有变址寄存器和基址寄存器,因此取2位寻址特征,能反映四种寻址方式。最后得指令格式为:

7 2 7

其中 OP 操作码,可完成105种操作;

M 寻址特征,可反映四种寻址方式; AD形式地址。

这种格式指令可直接寻址27 = 128,一次间址的寻址范围是216 = 65536。

(2)双字长指令格式如下:

7 2 7

其中 OP、M的含义同上;

AD1∥AD2为23位形式地址。

这种格式指令可直接寻址的范围为223 = 8M。

(3)容量为8MB的存储器,MDR为16位,即对应4M×16位的存储器。可采用双字长指令,直接访问4M存储空间,此时MAR取22位;也可采用单字长指令,但RX和RB取22位,用变址或基址寻址访问4M存储空间。

六、(共15分)问答题

1.(8分)答:

(1)由于 (PC) + 1→PC需由ALU完成,因此PC的值可作为ALU的一个源操作数,靠控制ALU做+1运算得到 (PC) + 1,结果送至与ALU输出端相连的R2,然后再送至PC。

此题的关键是要考虑总线冲突的问题,故取指周期的微操作命令及节拍安排如下:

T0 PC→MAR,1→R

T1 M(MAR)→MDR,(PC) + 1→R2

T2 MDR→IR,OP(IR)→微操作命令形成部件 T3 R2→PC

(2)立即寻址的加法指令执行周期的微操作命令及节拍安排如下:

T0 Ad(IR)→R1 ;立即数→R1

T1 (R1) + (ACC)→R2 ;ACC通过总线送ALU T2 R2→ACC ;结果→ACC

2.(7分)答:DMA接口主要由数据缓冲寄存器、主存地址计数器、字计数器、设备地址寄存器、中断机构和DMA控制逻辑等组成。在数据交换过程中,DMA接口的功能有:(1)向CPU提出总线请求信号;(2)当CPU发出总线响应信号后,接管对总线的控制;(3)向存储器发地址信号(并能自动修改地址指针);(4)向存储器发读/写等控制信号,进行数据传送;(5)修改字计数器,并根据传送字数,判断DMA传送是否结束;(6)发DMA结束信号,向CPU申请程序中断,报告一组数据传送完毕。DMA工作过程流程如图所示。

篇2: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若十进制数据为137.5则其八进制数为(B)。

A、89.8

B、211.4

C、211.5

D、1011111.101

2.若x补=0.1101010,则x原=(D)。

A、1.0010101

B、1.0010110

C、0.0010110

D、0.1101010

3.若定点整数64位,含1位符号位,补码表示,则所能表示的绝对值最大负数为(C)。

A、-264

B、-(264-1)

C、-263

D、-(263-1)

5.若脂用双符号位,则发生正溢的特征是:双符号位为(B)。

A、00

B、01

C、10

D、11

6.浮点加减中的对阶的(A)。

A、将较小的一个阶码调整到与较大的一个阶码相同

B、将较大的一个阶码调整到与较小的一个阶码相同

C、将被加数的阶码调整到与加数的阶码相同

D、将加数的阶码调整到与被加数的阶码相同

7.原码乘法是(A)。

A、先取操作数绝对值相乘,符号位单独处理

B、用原码表示操作数,然后直接相乘

C、被乘数用原码表示,乘数取绝对值,然后相乘

D、乘数用原码表示,被乘数取绝对值,然后相乘

8.原码加减交替除法又称为不恢复余数法,因此(C)

A、不存在恢复余数的操作

B、当某一步运算不够减时,做恢复余数的操作

C、仅当最后一步余数为负时,做恢复余数的操作

D、当某一步余数为负时,做恢复余数的操作

9.为了缩短指令中某个地址段的位数,有效的方法是采取(D)。

A、立即寻址

B、变址寻址

C、间接寻址

D、寄存器寻址

10.堆栈指针SP的内容是(B)。

A、栈顶单元内容

B、栈顶单元地址

C、栈底单元内容

D、栈底单元地址

11.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一般采取(A)。

A、随机存取方式

B、顺序存取方式

C、半顺序存取方式

D、只读不写方式

12.若存储周期250ns,每次读出16位,则该存储器的数据传送率为(C)。

A、4×106字节/秒

B、4M字节/秒

C、8×106字节/秒

D、8M字节/秒

13.半导体静态存储器SRAM的存储原理是(A)。

A、依靠双稳态电路

B、依靠定时刷新

C、依靠读后再生

D、信息不再变化

14.在不同速度的设备之间传送数据,(C)。

A、必须采用同步控制方式

B、必须采用异步控制方式

C、可以选用同步方式,也可选用异步方式

D、必须采用应答方式

15.挂接在总线上的多个部件(B)。

A、只能分时向总线发送数据,并只能分时从总线接收数据

B、只能分时向总线发送数据,但可同时从总线接收数据

C、可同时向总线发送数据,并同时从总线接收数据

D、可同时向总线发送数据,但只能分时从总线接收数据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硬连线控制器如何产生微命令?产生微命令的主要条件是哪些?

1.硬连线控制器依靠组合逻辑电路产生微命令(1分)组合逻辑电路的输入是产生微命令的条件,主要有:A、指令代码B、时序信号C、程序状态信息与标志位D、外部请求信号。(4分)

2.何谓中断方式?它主要应用在什么场合?请举二例。

2.A、中断方式指:CPU在接到随机产生的中断请求信号后,暂停原程序,转去执行相应的中断处理程序,以处理该随机事件,处理完毕后返回并继续执行原程序;(3分)

B、主要应用于处理复杂随机事件、控制中低速I/O;(1分)

C、例:打印机控制,故障处理。(1分)

3.在DMA方式预处理(初始化)阶段,CPU通过程序送出哪些信息?

3.向DMA控制器及I/O接口(分离模式或集成模式均可)分别送出如下信息:

A、测试设备状态,预置DMA控制器工作方式;(1分)

B、主存缓冲区首址,交换量,传送方向;(2分)

C、设备寻址信息,启动读/写。(2分)

4.总线的分类方法主要有哪几种?请分别按这几种法说明总线的分类。

4.A、按传送格式分为:串行总线、并行总线;(2分)

B、按时序控制方式分为:同步总线(含同步扩展总线),异步总线;(2分)

C、按功能分为:系统总线,CPU内部总线、各种局部总线。(1分)

5.(不算CPU中的寄存器级)存储系统一般由哪三级组成?请分别简述各层存储器的作用(存放什么内容)及对速度、容量的要求。

5.A、主存:存放需要CPU运行的程序和数据,速度较快,容量较大;(2分)

B、Cache:存放当前访问频繁的内容,即主存某些页的内容复制。速度最快,容量较小;(1发)

C、外存:存放需联机保存但暂不执行的程序和数据。容量很大而速度较慢。(2分)

6.中断接口一般包含哪些基本组成?简要说明它们的作用。

6.A、地址译码。选取接口中有关寄存器,也就是选择了I/O设备;(1分)

B、命令字/状态字寄存器。供CPU输出控制命令,调回接口与设备的状态信息;(1分)

C、数据缓存。提供数据缓冲,实现速度匹配;(1.5分)

D、控制逻辑。如中断控制逻辑、与设备特性相关的控制逻辑等。(1.5分)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基数:各数位允许选用的数码个数。或:各数位允许选用的最大数码值加1(不乘位权)。或:产生进位的该位数码值(不乘位权)。

2.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即需要采取动态刷新的RAM。

3.堆栈:按先进后出(也就是后进先出)顺序存取的存储的"存储组织(区)。

4.立即寻址方式:操作数直接在指令中给出(或:紧跟指令给出),在读出指令时可立即获得操作数。

5.总线:一组可由多个部件分时共享的信息传输线。

6.逻辑地址:程序员编程时使用的,与内存物理地址无固定对应关系的地址。

7.微程序控制器:将执行指令所需要的微命令以代码形式编成微指令序列(微程序),存入一个控制存储器,需要时从该存储器中读取。按这种方式工作的控制器称为微程序控制器。8.同步通信方式:在采用这种方式的总线传输中,各设备从一个公共的(统一的)时序信号中获得定时信息(或:由统一的时序信号进行同步定时。)或指出:其明显特征是由一定频率的时钟信号定义了等间隔的时钟周期。

9.DMA方式:直接依靠硬件实现主存与外设之间的数据直接传输,传输过程本身不需CPU程序干预。

10.随机存取方式:可按随机地址直接访问任一存储单元,存取时间与单元位置无关

篇3:计算机原理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 在主存和CPU之间增加cache的目的是。

A. 增加内存容量

B. 提高内存的可靠性

C. 解决CPU与内存之间的速度匹配问题

D. 增加内存容量,同时加快存取速度

正确答案:C

2. RAM与ROM的主要区别是()。

A. 断电后,ROM内保存的信息会丢失,RAM则可长期保存而不会丢失

B. 断电后,RAM内保存的信息会丢失,ROM则可长期保存而不会丢失

C. ROM是外存储器,RAM是内存储器

D. RAM是外存储器,ROM是内存储器

正确答案:B

3. 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相比较,内存储器的特点是()。

A. 容量小,速度快,成本高

B. 容量大,速度慢,成本高

C. 容量大,速度快,成本低

D. 容量小,速度快,成本低

正确答案:A

4. 计算机的`()是由一系列的机器指令组成的。

A. 文件

B. 软件

C. 集合

D. 程序

正确答案:D

5. 存储器的最小存储单位通常称为()。

A. 存储位元

B. 存储单元

C. 字长

D. 字节

正确答案:A

篇4:计算机原理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物理层协议定义的一系列标准有四个方面的特性,不属于这些特性的是()

A.接口特性

B.电气特性

C.功能特性

D.机械特性

2.下面哪一个IP地址是A类地址()

A.128.20.1.1

B.30.20.1.1

C.198.20.1.1

D.223.20.1.1

3.在TCP/IP层次模型中,TCP层相当于OSI/RM中的()

A.物理层

B.链路层

C.网络层

D.传输层

4.下列不属于协议要素的是()

A.语义

B.语法

C.时序

D.接口

5.RS-232是()之间的接口标准,是目前各国厂家广泛使用的国际标准。

A.硬件

B.软件

C.DTE与DCE

D.DCE与DCE

6.差错控制的核心是差错控制()

A.管理

B.编程

C.编码

D.实施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26.局域网操作系统的基本服务功能是什么?

27.网络协议的基本要素是什么?并说明其含义。

答案:ABDDCC

26、答:文件服务、打印服务、数据库服务、通信服务、信息服务、分布式服务。

27、答:基本要素:语义、语法、规则(1)语义(semantics)。涉及用于协调与差错处理的控制信息。(2)语法(syntax)。涉及数据及控制信息的格式、编码及信号电平等。(3)定时(timing):涉及速度匹配和排序等。

篇5:计算机的组成原理

计算机的组成原理

1.计算机主机所使用的元器件的更新作为计算机划代的主要标志,计算机的发展分为四代。目前使用的计算机依旧是集成电路计算机,计算机的新开发着眼于智能化,以知识处理为核心,称呼为:新一代计算机。而不是第五代计算机。

2.计算机系统 = 硬件系统 + 软件系统

3.计算机硬件组成:

系统总线 运算器

主机

中央处理器(CPU)

控制器

计算机硬件 内存储器

存储器

外存储器

输入设备

外围设备(或外设)

输出设备

4. 计算机的分类:按性能、用途、价格分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

按内部逻辑结构分单处理机(1个CPU)、多处理机(多个CPU)

5.目前我们使用的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存储程序与程序控制”。该思想由冯·诺依曼提出。

6.CPU的工作:执行指令。

7.CPU的一般结构:

寄存器:暂存数据

运算器:完成数据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运算器的核心是算术逻辑运算部件(ALU),可以有多个ALU。

控制器:CPU的`指挥中心。协调和控制计算机的各个部件统一工作

8.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介于高速的CPU和相对低速的主存之间,解决cpu和主存间速度不匹配问题,其存储容量越大命中率就越高,cpu运算速度就越快。

9.影响CPU速度的主要因素:总线频率、工作频率、Cache容量、寄存器、运算器的位数等 新指导P42

10. CPU的度量单位:MIPS(100万条定点指令/秒)、MFLOPS(100万条浮点指令/秒)T亿

11.计算机内部,程序的基本单位是指令。

指令的形式:二进制

指令的格式: 操作码 操作数地址

操作码:告诉计算机做何种操作

操作数地址:指令要处理的数据或数据的位置。

12. 指令的执行过程:取指令、指令译码、执行指令、保存结果

13. 指令系统:一台计算机的所有指令的集合。不同的计算机,它们的指令系统可以不一样。因此,一台计算机上可以执行的程序,在另一台不同的计算机上可能无法执行。为了克服这一问题,采用“向下兼容方式”:新处理器保留老处理器的所有指令,同时扩充功能更强的指令。旧计算机上的程序(软件)就可以在新计算机上继续执行了。反之不行。8.同一个公司生产的处理器采用“向下兼容方式”。不同公司的处理器不一定相互兼容。例,Pentium处理器与Power PC处理器的指令系统互相不兼容。

15. 主板又称母板,在主板上通常安装有处理器插座、主板芯片组、存储器插座(SIMM 或DIMM)、I/O总线插槽、BIOS ROM、时钟/CMOS RAM、电池、显示卡插槽、硬盘插槽等。

16.芯片组是主板电路的核心。由两块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组成,包括存储器总线、内存控制器、I/O控制器。

17.主板上有两块特别有用的集成电路芯片: 1.BIOS ROM芯片:存放BIOS 2.CMOS存储器

BIOS(Basic Input/Output System)包含四个部分的程序:POST(Power On Self Test)加电自检程序,系统自举程序(BOOT),CMOS设置程序,基本外围设备的驱动程序

CMOS RAM芯片存储的是用户对计算机硬件所设置的参数,可通过运行BIOS中CMOS设置程序修改CMOS中保存的系统参数。

BIOS是一组机器语言程序存放在主板的ROM中,是计算机软件中的最基础的部分,它启动计算机,诊断故障,控制输入/输出操作 顺序:开机—post-cmos-自举程序-引导程序

18.存储器的层次结构:

容量 速度 价格/位

寄存器 小 快 高

Cache存储器

内 主存储器

外 外存储器

后备存储器 大 慢 低

主存:

主存储器每个单元存储一个字节(8个二进制位)。每个单元有一个地址编码。CPU根据地址访问主存。分RAM (DRAM(DDR SDRAM),SRAM)新指导P49和ROM(MASK ROM、PROM、EPROM、Flash ROM)

外存

软盘:磁性材料作为存储介质。磁道(同心圆轨道)、扇区(512字节)

存储容量=2×每个记录面上的磁道数×每个磁道上的扇区数×512(B)

硬盘硬盘存储器:由硬盘的盘片、硬盘驱动器及硬盘控制器组成。又称为温彻斯特硬盘。存储介质为涂有磁性材料的铝合金或玻璃圆盘

存储容量=磁头数×柱面数×每个磁道上的扇区数×512(B)

硬盘上数据的地址参数有三个:柱面号、扇区号和磁头号

读写硬盘数据的过程:寻道、定位、读写

硬盘接口:IDE接口、SCSI接口

移动存储器:采用半导体存储芯片Flash ROM作为存储介质

特点:体积小、重量轻、使用携带方便、可长期保存数据 (删)

接口:USB接口、IEEE-1394接口

USB:高速、串行接口;所有设备共享总线带宽;可通过USB接口由主机向外设提供电源(+5V,100—500mA删);在win98需要驱动,XP中不需要;支持即插即用;使用总线集线器,一个USB接口最多能连接127个外设;数据传输速率有

1.5MB/s(USB1.0,1.1)和60 MB/s(USB2.0)删

IEEE-1394(Fire Wire)接口:数字视频设备 100MB/s

光盘:CD-ROM、CD-R、CD-RW、DVD

CD-ROM:只读型光盘;存储二进制信息原理为压制凹坑,凹坑边缘为“1”,内外平坦部分为“0”;信息记录轨道是一条从里向外的螺旋形轨道;存储容量可达700MB;CD-ROM驱动器的主要性能指标为数据传输速率, 倍速

CD-R: 只写一次 删

CD-RW: 读写多次 删

DVD: DVD-ROM、DVD-R、DVD-RW;容量:1.46GB—17GB

19. I/O设备:输入/输出设备、外设。

输入设备:A 键盘:分类(机械式、电容式);接口类型(PS/2接口、USB接口、无线

接口);常用控制键 新指导P54。 Ctrl+Alt+Del

B 鼠标器:一种能方便、准确定位屏幕位置的指示设备。中间滚轮的作用

鼠标器的分类:机械式、光机式、光电式

鼠标器的性能指标(分辨率dpi):鼠标每移动一英寸距离可分辨的点的

数目。分辨率高,定位精度高。

鼠标接口:串行口、PS/2接口、USB接口、无线接口等。

C 扫描仪:将原稿(如照片、图片、书稿(OCR软件)等)输入计算机的一种输入图像设备。分手持式,平板式,胶片式

D 数码相机:一种图像输入设备。成像芯片(数码相机的核心):CCD、CMOS

存储器:快擦除存储器(闪烁存储器、Flash ROM)。

输出设备:A显示器:一种图文输出设备。数字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后,将图形和文字显示出来。由显示控制器(显示卡)和监视器组成

B监视器:监视器分CRT和LCD,通过显示控制器连接到主板上

主要性能指标:显示屏尺寸,显示屏横向与纵向的比例,最大

显示分辨率,最大可显示颜色数目,刷新率等。 显示器中所有

颜色信息保存在显示存储器中VRAM

显示器的分辨率:整屏可显示像素的多少,用水平分辨率*垂

直分辨率表示。

C 打印机

(硬拷贝)

针式打印机:打印质量差,耗材成本便宜,在银行、商业等领域有着优势,可多层套打。

激光打印机:高质量、高速度、价格适中。

喷墨打印机:在彩色打印中有优势,关键是喷头。

性能指标:打印分辨率、打印速度、色彩数目、噪音、耗材、

幅面大小等

20. I/O操作:实现I/O设备与内存之间的数据传输,包括输入输出两个方面。

特点:其操作常与cpu操作并行进行;多个I/O设备能同时工作。

它与主机连接不同,有各自专用的控制器,独立控制I/O操作。

21. I/O控制器:I/O设备通过I/O控制器与主机连接。如声卡,网卡

22. I/O接口:主机箱上的各种插座和插头,I/O设备和I/O控制器之间的连接器。

按传输方式(串行和并行):

a串行:鼠标,键盘,数码相机,USB2.0,移动盘

b并行:硬盘,光驱,软驱,打印机,扫描仪,显示器

按速率(低速和高速)

按能否连接多个设备(总线式和独占式);

按是否标准化(标准接口和专业接口)

23.I/O总线分类:(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

总线带宽的计算公式:数据线宽度/8×总线有效工作频率(MHz)

篇6:计算机组成原理心得体会

感谢教育部举办全国高校教师《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网络培训,给我们这些讲计算机组成原理的教师提供了一个学习、进修、交流的机会,领略了国家级名师的风采,聆听了国家级名师的授课,拓宽了视野,受益匪浅。从哈工大的《计算机组成原理》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从唐朔飞老师一丝不苟的教学态度中也得到了很多启迪。

在唐教授和向琳老师的讲授中,对《计算机组成原理》及实验课的教学中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方法给予了充分的讲解与剖析。建立学员对该精品课程的深入、全面理解,了解精品课程的建设思路、理念及经验。

对教学过程中的难、重点进行深度剖析,明确解决思路;通过相对细致的案例分析和现场示范课形式,使学员掌握实际教学要点。这次学习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1.同一名称的课程,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培养目标,不同的学生基础,在课程的深度和广度上应该不同。我任教的学校是兰州交通大学,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偏差,在组成课教学中,本着讲基本、抓重点的原则,首先讲清楚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如果一开始学生就感觉很难,听不懂,那就很难调动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所以要将难的东西讲简单、讲通俗,再配合一两个例子,讲清楚这部分内容的实际应用,能用它来干什么。

2.作为青年教师必须保证优质的教学质量,教师本身必须对本课程的基本内容非常熟悉,并能融会贯通,同时对该门课程的相关课程也要熟悉。提高教师素质对任何一所学校而言,都是一个较难实行的问题。精品课程的建设,数字化网络资源的利用为提高教师素质提供了一个有效载体。

教学资源的共享,使传统意义上的传、帮、带的模式,吸收了全新的血液。使青年教师有机会接触到名师大师教学的特色,为培养青年教师开辟了一个新模式,大大缩短了青年教师培训、提高的时间。在自身主观上,应该认识到丰富的知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只有把教学内容为同学们很好吸收消化之后,才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分析组成教材,教师要根据自己学校的专业特点及个人的特长对教材认真研究,吃透内容,结合自己学生的特点进行取舍、增删。并且将教学内容利用讲稿的形式体现出来,因为讲稿不同于教材,在内容上要有重点、难点,要体现一个思路。

3.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配合板书讲授,教师要注意形象,上课要仪表大方,穿着整洁,讲话要干净利落,用词准确,内容上重难点突出,知识传递要贯穿一条主线,以便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兴趣。该课程通过对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分析、讲解和配套实验,培养学生计算机硬件的系统级认知能力。总体上讲,课程内容理论性强、很抽象,学生学习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实验课的安排,是学生能动手去做,促进对课堂内容的理解。

4.设置疑点,提出悬念,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答案。多年来“填鸭式”的教学,使学生已经习惯了上课时只听不想的思维习惯,习惯于死记硬背,不会引申、触类旁通,更谈不上创新意识了,所以在大学一定要改变教学方法,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学习,自己理解的能力。就像唐老师所讲的,在教学过程中,多提问、留悬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5.根据教学进度和学时,合理选择书上习题,以达到进一步加深理解课堂讲授的内容。每一章讲授结束,收一次作业,给出成绩,并作一次集体答疑,讲解作业中的共性问题。作业成绩记入总成绩内。作为老师要敬业,大学教师这个职业是个“良心活”,付出的越多,学生收获就越大。老师要认真批改作业,登记成绩,如唐老师所讲,冲着老师这样认真仔细的批改,他也会相应认真做作业、认真听讲。“老师一句鼓励的话,学生也许会受益一生”。

6.考题设计的指导思想是注重能力的考核,而不是记忆的考核。现在我们学校有一个很不好的风气,就是考试前给学生划重点,学生只按重点复习。其实平时老师讲的多的地方、强调的地方就是重点,而考试只是重点中的一部分。学生养成这种习惯,平时听讲注意力不集中,也不思考,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就等着最后老师划范围,好像是为了考试而学习。

7.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在各高校,教学资源的利用往往局限于自己所在院校的现有资源的利用上,处于一种半封闭的状态,使学校的教育受到一定的局限与制约。

然而精品课程建设,一方面要求教师打破传统教学的授课模式,尽可能去拓展利用一切教育资源;另一方面,要求开放精品课程网站,扩大对外影响,让更多的人可利用这种资源来学习,使教育资源得到共享。如果说前者是开发利用资源,那么后者则是校际间的共享,这种共享只有在精品课程建设框架下方可实现。

通过几天的学习,使我对精品课程建设有了全新的认识。在短暂的三天学习时间里,哈工大的唐朔飞教授和向琳老师等,以其合理的课程设计体系、渊博的知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与数字化的网络共享资源相结合,使我受益非浅。

篇7:计算机组成原理心得体会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必修的硬件课程中重要核心课程之一。基本要求是使我们掌握计算机常用的逻辑器件、部件的原理、参数及使用方法,学懂简单、完备的"单台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原理,学习计算机设计中的入门性知识,掌握维护、使用计算机的技能。

课程主要内容:常用的组合逻辑器件,如译码器、数据选择器、编码器、alu原理;常用的同步时序电路,如寄存器、移位寄存器、计数器的原理、参数及使用方法;可编程逻辑阵列:rom,pla,pal及门阵列的原理与使用。

数字化编码,数制及数制转换,数据表示,检错纠错码;数据的算术与逻辑运算,运算器的功能、组成与设计;教学机的运算器实例。计算机指令系统综述,指令格式与寻址方式;教学计算机的指令系统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控制器的功能、组成与设计,教学机的控制器实例。

多级结构的存储系统综述,主存储器的组成与设计,教学机的内存储器实例,cache存储器的运行原理,虚拟存储器的概念与实现,磁盘设备的组成与运行原理,磁盘阵列技术;光盘机的组成与运行原理,磁带机的组成与运行原理。

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与输入/输出系统综述,显示器设备,针式打印机设备,激光印字机设备;计算机总线的功能与组成,输入/输出系统的功能与组成;教学机的总线与输入/输出系统实例。几种常用的输入/输出方式,中断与dma的请求、响应和处理。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这门课对于使我们了解现代计算机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工作原理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我们后续课程的学习无疑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篇8:计算机组成原理心得体会

学习了一个学期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这门课程。在xx老师给我们讲《计算机组成原理》这门课程的学期了,我们对于计算机都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

计算机技术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科学技术之一,产品不断升级换代。当前计算机正朝着巨型化、微型化、智能化、网络化等方向发展,计算机本身的性能越来越优越,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从而使计算机成为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对于计算机我们只是一个小小的探索者,还有更大的知识海洋等待着我们去挖掘,去学习。

这学期开始,在郄老师的讲课中我们由浅及深的学习了《计算机组成原理》这门课程。从第一章计算机的概论讲起讲了计算机的发展,分类及应用;计算机的工作过程与性能指标;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然后又分别给我们讲述了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运算方法和运算器;指令系统;中央处理器;储存器等等通过郄老师对于计算机各个方面深入细致的讲解我们对于计算机有了跟多的理解和认识。在对于今后对计算机接触中,给予了我们莫大的帮助,《计算机组成原理》这门课程对我们今后的工作学习也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1)硬件的组成(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输入设备:使计算机从外部获得信息的设备如鼠标,键盘,光笔,扫描仪,话筒,数码相机,摄像头,手写板输出设备:把计算机处理信息的结果以人们能够识别的形式表示出来的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音箱,投影仪存储器:如硬盘,光驱,U盘运算器:算术运算,逻辑运算控制器:如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控制计算机各部分协调运行控制器和运算器整合在CPU中(2)软件的组成软件定义:程序和有关文档资料的合称软件分类:系统软件(使用和管理计算机的软件)和应用软件(专为某一应用编制的软件)常见的系统软件有: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程序设计语言常见的应用软件有:辅助教学软件,辅助设计软件,文字处理软件,信息管理软件和自动控制软件。《计算机组成原理》中也涉及到:

1、计算机的特点、发展概况、应用领域、分类、发展趋势、系统的组成。

2、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以及转化、运算规则和编码。

3、运算方法和运算器。

4、指令、格式、寻址方式、类型和功能。

5、存储系统。

6、中央处理器(CPU),功能、组成、时序、指令周期,基本原理。

7、系统总线、概念、分类、组成借口和总线结构。

8、输入输出系统、外设、查询方式。

9、外围设备、输入和输出以及外存、等等有算机的多种方面的知识。

《计算机组成原理》以冯·诺依曼计算机模型为出发点,介绍单机系统范围内计算机的组织结构和工作原理在如今这个时代,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很快,我们已经进入了“无所不在的计算”时代,计算机的表现也是多种多样,但他们都是以计算机基本体系结构为基础的。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一门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技术相结合的专业基础课程;计算机的组成及运行原理的基本思想已经渗透到由计算机衍生出来的许多领域。要想真正理解软件,就必须理解硬件,软件和硬件共存于计算机系统中。

通过这次学习我真正体会到了计算机知识的更新是很快的,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教育理念的更新,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何接受新的教育理念,转变我们传统的教育观念,来充实我们的专业技能,已经成为我们每一个人必须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只有地学习,才能掌握最新的知识,才能在以后把工作做得更好.我们也渴望能够多学算机方面的知识.我相信在更多的学习机会中,我们懂的也会越来越多。

《计算机组成原理》带给我们不仅是知识,更是同学们在课堂上学习的乐趣,是老师与同学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钥匙。计算机的奥秘不仅仅是一趟讲课和一本教程可以完全概况的了的。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计算机时时刻刻陪伴在我们的身边,在互联网时代,计算机作为一个人与人沟通的

媒介充当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所以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不仅要学习好计算机的知识,还要会把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当中去,让计算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方便和乐趣。

篇9:计算机组成原理心得体会

学习这门课已经有一段时间,刚开始学习《计算机组成原理》的时候,一头雾水,什么都不了解,以前也没有接触过。所以上课的时候有好多东西都听不懂,越学越没有信心,越学越差,甚至有时都想放弃。

可是上课一段时间后,一点一点慢慢的发现了这门课程的内在联系,所以慢慢的就有了点信心。在计算机系呆了两年的时间,我感觉到我真的是计算机系的学生,我真的开始作为一名计算机算是专业的人员来了解计算机,而不是跟外行那样,二者有很大的区别。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是计算机学科的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基本要求是使我们掌握计算机常用的逻辑器件、部件的原理、参数及使用方法,学懂简单、完备的单台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原理,学习计算机设计中的入门性知识,掌握维护、使用计算机的技能。

这门课对于使我们了解现代计算机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工作原理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我们后续课程的学习无疑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它的课程地位十分重要,学习起来有点难度,感受颇多的。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内部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和庞大,因此我在整本书的学习过程中总体感受是太过抽象,认识感比较差,感觉很难懂,而且知识点有很多。下面我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谈谈。

《计算机组成原理》这本书以计算机的五大基本组成部件: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及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为整体框架结构,模块化的向我们介绍了各硬件的功能和工作方式,向我们介绍了计算机的基

本组成原理和工作原理,让我们了解到计算机是如何工作的,同时也让我们掌握了一些对计算机部件和工作方式的基本的分析和设计能力。

《计算机组成原理》的专业基础课程是我们已经学习过的《数字逻辑》,它的后继课程有《微机原理及应用》、《接口技术》、《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等课程,为我们以后学习这些课程奠定了基础。从而也可以看出,《计算机组成原理》在我们的整个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前两章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计算机的发展史。计算机是如何工作的,同时也让我们掌握了一些对计算机部件和工作方式的基本的分析和设计能力。在第三章学习了系统总线的相关知识包括总线的分类、数据的传输及总线的控制等。学习起来整体感觉还好,了解到计算机内部数据是如何通过总线传输的,及总线资源是如何控制的,如何分时共享的。

在第四章学习了存储器的相关知识。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中的记忆设备,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因此它在整个计算机系统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学习了存储器的分类、工作原理及组织方式等。

在第五章学习了输入和输出设备,主要学习了I/o接口技术及I/o设备与主机信息传输的控制方式。重点知识在于程序中断方式和DMA查询方式。

在第六章主要学习了计算机的运算方式。都是一些固定的方法,做题目会做,但是因为运算规则、方法太多了,记不住啊!最后的第七到第十章,学习了CPU的功能和结构,这是计算机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也是本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学习指令系统的时候,感觉很抽象很难;学习学习控制单元的功能及设计的时候,感觉更难,更抽象,尤其是微指令。

整体的感觉就是:模糊。感觉很难,很抽象,很难懂,更难理解。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唯一让我觉得很有希望的就是,老师您举的比喻或类别,感觉很直观,很好。

通过学习老师的课程,我对于计算机组成原理这门课的学习方法,做出了需要注意的几点的总结:

1、用事实调动自己的兴趣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方法、新产品层出不穷。经常会对所学的课程产生疑问,如果缺乏学习动力,学习的积极性就会不高。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应该把学当作一种快乐。

2、积极思考理解,不要死记硬背。

对于知识,只要理解了就会觉得很容易,但是如果不理解,只是死记硬背,那么学习效率就会很低,而且也没有什么收获。

3、通过动手实验培养创造力

实验是本课程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实验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计算机的组织、结构和工作原理,从而提高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的能力。实验更是学生创新思维的源泉,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重要保障。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已经应用的到各行各业,人们对计算机速度和功能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希望能够有跟多的新技术出来,我们也要不断的学习新技术,这样才能跟的上行业的发展。

篇10:计算机组成原理心得体会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是在我们上完计算机组成原理课之后的硬件实践课程,是把组成原理课上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对计算机的工作过程的了解。

我们的实验设备是一台DJ-CPTH超强型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系统结构实验系统。为了更好的做好实验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实验系统,通过实验指导书的讲解我们理解了CPTH集成开发环境的使用,这为我们下一步实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一个实验任务是实现微程序控制器,通过数据传送实验/输入输出实验、数据运算实验、指令流水实验的操作更一步加深了对计算机组成原理知识的理解和计算机工作原理认识。通过软件的运行和数据通路图的学习知道了微程序的运行过程和原理,为下一步自主开发打下了基础。

第二个实验是自主开发程序,我们设计了一个猜数字游戏,利用R0寄存器、程序计数器PC、程序存储器EM、指令寄存器IR、运算器ALU、累加器A、工作寄存器W、直通门D、地址寄存器MAR、堆栈寄存器ST、输入端口IN、输出端口寄存器OUT、微程序计数器uPC、微程序存储器uEM等部件。首先由用户自主输入数字,猜数字的人开始猜数,当猜大时提示2,猜小时提示1,猜对输出0。详细内容见报告。

通过一周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使我对CPTH模型机有了一定了解,对计算机组成原理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对计算机的工作流程有了更具体的了解和认识。非常感谢这次课程设计给我带来的知识和学习经验,在今后我一定会更加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技术。

★ 计算机试题及答案

★ 管理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 计算机基础试题及答案

★ 计算机vb试题及答案

★ 《计算机原理与结构》在线作业试题

★ 管理学原理试题

★ 会计学原理试题

★ 大学计算机基础试题及答案

★ 计算机二级考试试题及答案

★ 计算机试题

标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