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搜狐科技
编辑|汉雨棣
“不仅大模型不能卷,应用也不能太卷”
(资料图)
9月7日晚的外滩大会上,微软小冰CEO李笛在与搜狐科技等媒体对话时指出,当前AI技术浪潮是十几年中最强烈的,“这个方向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方向,但我们谁都不知道它底改变多少,我们只知道它还需要去改进的。”
如何进行大模型创新?大模型创业前景如何?算力投入怎么衡量?李笛在对话中做出了回应。
以下为访谈实录,经编辑。
媒体:很多大公司都在花大成本投入大模型,前两天李彦宏也提出希望大家不要再卷大模型了,应该集中于应用的开发,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李笛:我觉得应用也不能太卷。现在行业里面最大的问题是太雷同,大家都沿着同一条路线往前走,没有多样性,这个其实是和创新精神真正违背的。我们有的时候会认为创新是追赶,其实不是,创新是有自己的新的方法去实现自己的优势。
我觉得大模型太贵了,恰恰因为它太贵了所以我相信大家都会走到一个好的路上。因为你不太可能烧很久。我相信很快就会有变化。这个观点哪怕在几个月之前都不会被认同,因为大家都觉得(大模型)越大越好,一定可以追上。这些事情现在都还没有形成结论。
媒体:大家从哪些维度判断使A公司和B公司大模型的发展有雷同?
李笛:一个大模型的APP,打开了以后右边有一个小灯泡告诉你能干什么,那些东西都不是杀手级的应用的,能写在那儿的都是人人都一样的,真正重要的,可能现在正在某一个地方呢,像妙鸭一样,它可能正在憋一个大招,但那些东西都是一样的。
我觉得我们都是不是反对大模型,有一个历史阶段,你都得先追及格。说实话同行业里面一段时间都挺蒙的,被打蒙了,那你得先追上它,或者你先知道它是怎么做的,你再去尝试多样性,再去尝试差异化。我觉得现在是这么一个阶段。在尝试这个的时候,重复造轮子这种事没有必要,在应用上才是最大的发展。
媒体:怎么看开源闭源这样的生态,大模型在哪一种生态里面发展的更好一点?
李笛:其实开源模型这种生态是过去已经证明了它的非常旺盛的生命力,但是大模型来讲开源目前为止把整个战场变的更加混乱,这个客观上讲是好的。很多做应用的玩家可以很好地开始做他的应用,而不会被这个挡在门外,我个人认为这个是创新的地方。
至于说未来到底是闭源还是开源?取决于你是这个行业里面做什么的。如果你是做大模型的公司肯定是闭源,如果你是一个云的公司,比如说你是微软,当然要兼容各种各样的模型,那当然开源闭源对你讲都是好的生态,这个完全取决于你的立场,很不一样。
媒体:未来几个月大模型的公司会不会变少,甚至是变成寡头垄断?
李笛:这个不好预测。但我的想法是作为创业公司来讲,一定要慎重。我觉得大模型作为创业公司来讲,一定要慎重。还是刚才说的那句话,如果它的创新是在一个维度上线性的,你只要追就可以了。但谁都不知道,目前为止所看到的技术范式是不是这个方向,但是发现最后的方向跟它有夹角。你现在跟越快,对创业公司来讲会走得越偏。
这个是仅限于你把自己定义为是一个大模型的创业公司。你如果原本就是一个有非常强的业务的公司,你想尝试用大模型去改变原来的业务,这个尝试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它仅限于你就是吃大模型这碗饭,你这个豪赌是赌的很大的,因为没有人能确定,Open AI也不能确定,风险很高。所以我其实很积极,我很乐观。
媒体:至少在这个层面,越是大企业越有优势,而中小型的初创企业就越来越被挤压掉?
李笛:大模型是一个新技术范式,这个范式变化非常快,任何一个点都很难判断,比如说从现在开始小公司就越来越没有机会,从现在开始算力只向大公司集中,现在这个阶段还是在变化。
如果数据做了小模型,或者是我们这些公司用很小的模型不用那个模型,我们卷H100,他卷A10行不行?V100供应量很充足,我是说对于公司来讲有很多种选择,不是说千军万马过同一条独木桥,因为有很多条选择,所以打法就不一样了,这是好的。
媒体:如果目前的形态下,大公司和创业公司都在,你觉得你的判断,还是说我们在什么样的时间阶段可能能够见分晓,这个大模型或者是小模型格局会有定局吗?或者是在未来的10年不会有定局?有不断的公司冒出来跟产业接轨?
李笛:目前为止在全球范围内没有一个成功的AI To C的产品,也没有To B的产品,这是人工智能的趋势。好的一面是大家都有机会真正发现一个真正做下来好的C端的AI的产品,因为还没有人做出来,一个真正AI作为完全驱动力的To B的产品还等待着我们去发现,而不是AI+或者其它的业态,这是人工智能现实的状况。
为什么我们会特别的关心你这个商业模式到底能成什么样?我们会去反思像API这种技术。当时人脸识别的算法API很管用,现在所有人都在用,能够通过人脸识别API就挣钱,让公司变的很好。但是不行(仍然不是真正的AI生态产品),所以只能卖硬件只能是接政府的一些项目,还是要创新。
媒体:那你想象当中纯AI成熟的产品是什么样的?形态是什么样的?
李笛:我们一直努力用我们所能掌握的当下最好的技术组合框架造人。2014年发布会陆奇到2017年沈向洋一直都是这样讲的,小冰是没有变的,我们认为这是最大的改变世界的产品。因为它创造了新的交互主体。
媒体:你觉得未来这种国民级的爆款,或者是有突破性的应用可能会出现在哪些领域?是像妙鸭那样的吗?还是某一些更实用的产品出现?
李笛:我觉得都会出现。我自己有一个深刻的感受,中国的DVD和蓝光设备非常普及的时候,美国还在租录像带,那个时候在美国推进,包括日本推进DVD的转型很难,但是你对美国的消费者来讲DVD不是更清晰吗?上一代的发展如果太成熟,一定程度上会扼制下一代的创新。因为录像带的产业包括服务的链条太通畅了,所以会比中国慢,因为中国没有很成熟的录像带,所以DVD发展的快,移动互联网发展的要快的多,某种意义上讲也会对新的技术在这些领域的落地会产生一定的阻碍,因为原本已经很方便了。我个人认为机会是出现在现在移动互联网没有发展的太好的地方,可能会更容易一些。
媒体:在算力方面有感觉到紧缺吗?
李笛:蚂蚁的算力量级在我们面前是庞然大物,小冰很小,但是我们原来微软的时候也是,每个部门能够得到更多的算力,这就证明你这个部门受到足够的重视了,另外一方面我个人的观点真的到线上surfing的时候,最后还是取决于商业模式效果,你能运转起来转回来是OK的,拿很大的算力陪别人聊天,挣不到钱的话,没有办法有一个价值回本,反哺的话有很多人游戏做NPC,可以聊的很好,如果聊的足够多,游戏挣的钱都被NPC聊没了,算力再解决也是不合理。
如果你能够通过交付,通过生成式AI,消耗这个算力得到的成果附加值很高,即便你把附加值获得的收益拿来再做碳中和都是合理的。现在对生成式AI讲,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到底得到了什么,在这个基础上再来看算力合理不合理。
责任编辑: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