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 > 正文

盲目囤盐不可取,用科普化解焦虑是关键

2023-08-26 07:36:14 来源:广西新闻网


(资料图)

8月24日,“日本排放核污染水入海”引发全网关注。部分海外市场出现食盐抢购现象,韩国盐价大涨,民众“举国囤盐”。而在国内,部分地区有市民效仿韩国开始囤盐。(8月24日 南国早报微信公众号)

日本不顾国际社会强烈反对,公然排放核污水,确实将对海洋环境造成影响。但我国是全球原盐产能和产量最大的国家,仅2022年原盐产能就高达11585万吨。我国生产的食用盐不仅包括海盐,还有矿盐、井盐、湖盐等,种类繁多,其中,海盐占比仅为22%。因此,大量囤积食盐是盲目之举。

同时,大量囤盐实属浪费,因为食用盐的保质期只有3年。回顾过去,公众因受到不实信息引导而导致的“囤盐”以及降为“乙类乙管”之前的新冠病毒期间的“囤粮”,都在证明盲目囤积确实没有必要。适当储备是应该的,但过分囤积就是浪费,也是在人为地制造恐慌。

可见,只要了解到我国目前的食用盐状况和日本不负责任地核污水排放对我国食用盐的真实影响等信息,公众便就不会盲目囤盐。由此,盲目囤盐不可取,用科普化解公众焦虑是关键。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官方及时发声,让真相跑过谣言,有效缓解公众的焦虑,也期待这波“抢盐风潮”逐步平息。(刘天放)

标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