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不行,平整度不够,再打磨一下。”“铜的颜色不对,有色差,这块料子不能用。”“红木把手连接处有点瑕疵,重头再做一个吧。”工坊里,这个爱较真的人,就是刘飞兵——江门市非遗刘氏铜木镶嵌传统制作技艺的第五代传承人。
红木家具、铜制品生产,单独看起来,不难理解。然而,将二者组合在一起,铜木镶嵌是个什么样的工艺?
其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将铜饰件用于家具,起到固定和装饰作用。明清时期,家具铜活铜镶嵌制作技艺达到了艺术的巅峰。铜活是一件家具的“脸面”,一件家具的铜活镶嵌工艺是否到位,是评价它制作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资料图)
江门新会是广作家具发源地,铜木镶嵌文化在江门源远流长,刘氏铜木镶嵌传统制作技艺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2014年,“头把交椅”被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收藏;2019年“扶柳椅”荣获意大利A’DESIGN大赛铜奖;2023年,《皇宫葡萄宝座》获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国匠杯创意金奖、文创作品《碉楼手机架》荣获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岭南工匠杯”金奖、《明灯》荣获深圳文博会“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大赛”金奖……如今,在刘飞兵的手里,金属的铜和木工活巧妙交融在一起,敲打出一首动人的“金与木之歌”。
刘飞兵打造的“头把交椅”被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收藏。 受访者供图
生于铜木镶嵌世家,14岁时便能独自揽活
据《刘氏通修族谱》记载,刘氏铜木镶嵌技艺源于1876年(清光绪年间)第一代刘氏高祖刘克义,历代从事木匠和铜木镶嵌制作,至今已有近150年历史。
起初,刘克义从事铜木镶嵌的活计,用来在村里帮着邻里乡亲修补一些破损的木桶、桌椅、床凳,以贴补家用。
后来,随着技术逐渐老练,便有不少大户人家专门请刘克义去做铜木镶嵌的活,牢固家具之余,更是要求添上不少铜饰,用作观赏。
其后,刘氏家族的铜木镶嵌技艺传承不断,至刘飞兵时,已历经五代。出生在这样一个铜木镶嵌世家,刘飞兵从小受到家传和熏陶,用他的话来说:“可以说,从出生那一刻,我就和铜木镶嵌技艺结下了缘分。”
铜木镶嵌技术和众多非遗一样,盛极一时之后,便是衰落。刘飞兵回忆道,祖辈那时,十里八乡的需求是络绎不绝,仅凭铜木镶嵌这门手艺就能养活全家老小。然而,随着时代发展,新式家具的出现,机械化的生产,传统手工艺的铜木镶嵌技术开始没落。
刘飞兵依托铜木镶嵌技艺修补破损的家具。 受访者供图
刘飞兵的技术传承自父亲刘付保。年幼的他在一次玩耍时,看到父亲手中翻飞的工具,不一会儿,就修好了一只破损的木桶,便被深深吸引住了。
此后,烧火做饭时、捡煤球时、打扫屋子时,刘飞兵总是缠着父亲,学习这门手艺。从选材、镶嵌,到捶打、平整,刘飞兵学得津津有味。
14岁时,年纪还小的刘飞兵已经成为邻里口中的“小师傅”,能单独做一些简单的铜木镶嵌活。“那时,能独自完成一件作品,我感到有种说不清的兴奋。”刘飞兵回忆道。
自那之后,这种感觉一直伴随着他的成长,直到20岁的时候,他才明白,那种兴奋,叫做热爱。
曾迷茫徘徊,最终选择回归热爱
成年后的刘飞兵,发现只是依靠铜木镶嵌的手艺,已经很难谋生。看着村子里的同龄人纷纷出去打工,于是他陷入了迷茫。徘徊之后,他决定前往珠海,想在那里找到新的出路。
进过电子厂、干过临时工,那时的刘飞兵凭借一股子冲劲,不管在哪个行业都干得风生水起,很快就挣到了钱。
尽管生活得到了改善,但是小时候完成铜木镶嵌作品的成就感,却没有再出现。他开始思考:“这就是我想要的人生吗?”
一次,刘飞兵参与了一个宫廷家具修复项目。凭借小时候积累起的经验,他在修复过程中扎实和纯熟的手法,很快就获得了不少关注。
也正是这次机会,刘飞兵重新找到了那种久违的快感,他也渐渐明白到,自己是热爱铜木镶嵌的。
随后,他抓紧时间向来自故宫博物院的名师学习,并在工作期间得以接触到大量珍贵宫廷家具以及全国各地民间家具,积累了丰富的各地域家具文化习俗与审美经验。
再之后,刘飞兵选择到江门,并于2000年和2003年,分别在新会和外海开办工厂,坚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超越,致力于把铜木镶嵌传统技艺发扬光大。
2014年,潜心研究多年,他终于打造出红木镶嵌制作技艺杰出代表作《头把交椅》,其铜与木的黄金比例和谐完美结合在一起,精湛的镶嵌技艺被专家学者们评价为“0缺陷”。如今,该作品收藏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2019年创新制作的新中式的铜木镶嵌代表作《扶柳椅》,先后荣获意大利A’DESIGN大赛铜奖、深圳文博会“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大赛”金奖。2022年6月,“刘氏铜木镶嵌传统制作技艺”入选第九批江门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刘飞兵也先后获评为高级工艺美术师、“手工木工”职业(工种)国家职业技能裁判员、江门“侨都百优匠”。
传承与创新,从来都不是“单选题”
“时代发展太快了,我们不能躺在前人的成就里。怎么去继承、去创新,是非遗活下去必须考虑的事情。”刘飞兵捧着一款以开平碉楼为设计原型的手机支架介绍说,中国传统文化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发掘和创新赋予了铜木镶嵌技艺新的生命力。
怎么将传统文化和非遗结合起来?刘飞兵觉得要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
“平时他一有空就往村里钻,一座桥、一栋楼、一块石头,他都要问清楚背后蕴藏的历史文化。”刘飞兵的朋友打趣地说道。
人生如意镇纸、五福临门茶杯垫、“小朱明洞”灯、铜木白水带牌坊……如今,刘飞兵新开发出不少铜木镶嵌的文创作品,其中不少作品是以江门本土文化为基础打造出来的。“我还在想,怎么以小鸟天堂、梁启超故居、新会陈皮为素材,设计出更多文创产品。”
刘飞兵(中)正在向徒弟们传授铜木镶嵌技艺。受访者供图
传承,给予了非遗生命,创新,则让非遗能够活下去,这从来都不是“单选题”。
近年来,刘飞兵以自己的工坊作为传习基地,招收了不少学徒,并将这门技艺传授下去;为了让这项技艺受众面更广,他结合当下流行元素,开发出不少文创产品,在江门等地广受欢迎;为让更多人了解铜木镶嵌技艺,他和同为传承人的夫人粟颜妹进学校、展会、广场,向人们展示铜木镶嵌技艺。同时,在江门市飞兵铜木镶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设立刘氏铜木镶嵌传统制作技艺非遗文化展示厅和工坊,开展非遗技艺课堂和展示铜木镶嵌传统制作工艺品,目前,该展厅和工坊已被江海区列为“江海传统文化研学点”。
今年3月,在江海区礼乐街道中心小学,刘飞兵为现场的小朋友们演示铜木镶嵌传统制作技艺的时候,小朋友们专注的神情、孜孜不倦的提问,让他仿佛看到了幼时的自己。
在江海区礼乐街道中心小学,刘飞兵为现场的小朋友们演示铜木镶嵌传统制作技艺。受访者供图
刘飞兵相信,这门手艺有着更大的“未来”。
南方+记者 申红洲
【作者】 申红洲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