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 > 正文

伯南克发现:这轮高通胀,以前是商品作怪,以后得小心劳动力_全球新消息

2023-07-06 04:03:02 来源:长平投研

6月30日,2023年世界计量经济学会亚洲-中国年邹至庄讲座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举办。202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本·伯南克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什么导致了美国新冠大流行时期的通货膨胀?”(What Caused the U.S. Pandemic-Era Inflation?)。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本文参考公众号:财税趣公

活动由白重恩教授主持

首先,伯南克先生简要介绍了新冠疫情以来美国推出的空前财政刺激政策和随后的通货膨胀,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间,美国出台了3项财政刺激计划:2020年3月通过了2.2万亿美元《冠状病毒援助、救济和经济安全法案》(CARES),2020年12月出台的9000亿美元的新冠救助计划,以及拜登总统于2021年3月签署的1.9万亿美元的美国救援计划,财政刺激规模总和达金融危机后一揽子计划的4.5倍。

这些政策对于通胀的影响如何?是否会有持续的高通胀产生?彼时有两种观点,主要分歧集中在劳动力市场对通胀的回馈作用机制上,乐观主义者认为,考虑到菲利普斯曲线很平坦以及美联储的可信性,严重的通胀不会出现;批评者则担心空前的财政刺激可能会改变通胀预期,使得菲利普斯曲线变陡峭,最终导致通胀。

为了讨论这两种观点哪种正确,伯南克先生构建了一个包含工资、物价、通胀预期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模型的创新之处在于区分了短期和长期通胀预期,允许两者拥有不同的产生机制,并且引入了工资增长对于物价水平的追赶效应——当人们发现通胀超过预期时,会要求雇主提高工资用于补偿购买力的损失,从而推动工资水平的上涨。

通过这些假设,模型捕获了上述观点中关于通胀预期通过改变劳动力市场工资,从而进一步回馈影响通胀的作用机制。这一机制的重要性,在模型中由两组参数所刻画,其一是通胀适应预期的调整幅度,其二是刻画追赶效应的工资-通胀调整系数。当前者更大时,预期被更好的锚定,短期的成本和劳动力市场冲击产生的通胀作用将更为温和而短暂;而当后者更大时,工资对于通胀的反馈作用更为显著,通胀将反应更为强烈和持续。

来源:伯南克论文、长平投研

随后,伯南克先生使用1990-2019年期间的季度数据,采用结构向量自回归的方法对模型的关键参数进行了估计。估计发现追赶效应的幅度很小,而通胀预期的锚定程度很高,这说明供给冲击对通胀的作用是比较温和而短暂的。

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样本内分解显示,疫情期间美国通胀的来源,主要由能源价格、供应链短缺的外生冲击导致,而劳动力市场摩擦上升贡献的幅度有限。由于这些外生冲击的持续性并不强,伯南克先生对于未来通胀的走势保持乐观态度。

来源:伯南克论文、长平投研

最后,伯南克先生总结了研究结论。

第一,虽然大流行是不同寻常的事件,但无需改变对这次事件中通胀的理解,简单的工资-价格动态模型能够很好的拟合样本。

第二,通胀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价格和工资波动互相影响,预期通胀起到重要作用,且存在许多滞后的、动态的、间接的影响机制。

第三,实证结果表明,在最初,通胀主要来自于价格冲击,但由于回馈效应很弱,这些冲击正处于自行消退的过程中。因此,无需放缓经济或干预劳动力市场,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通胀。

第四,尽管劳动力市场过热不是通胀的最初成因,但随着时间推移,它的重要性逐渐上升,且较价格冲击其影响更持久。这意味着,要使通胀下降到更加合理的水平,就需调整劳动力市场的紧张程度。这一措施对失业率的影响取决于贝弗里奇曲线,如果曲线保持不变,则该措施将使失业率进一步上升,但如果曲线能够回到疫情前的水平,则该措施对失业率的影响相对较小。

分享之后,伯南克先生与线上线下的师生进行交流互动,老师和同学们就讲座内容竞相提问,伯南克先生认真解答。#

【长平投研】补记

伯南克和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布兰查德(Oliver Blanchard,原IMF首席经济学家)上月发表了合写的论文 What caused the US pandemic-era inflation?

他们建立了一个价格、工资、短期和长期通胀预期的简单动态模型,来分析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冲击对价格和名义工资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并量化美国新冠大流行时期通货膨胀和工资增长的来源。

两位学者发现,美国始于2021年的通胀飙升,大部分源于工资的价格冲击,这与早期的担忧相反——即通胀将由劳动力市场过热刺激。这些冲击包括商品价格急剧上涨(反映总需求强劲)和部门/行业价格飙升,后者是由于需求水平和部门构成的变化以及部门供应受到限制造成的。尽管到目前为止,紧张的劳动力市场还不是通货膨胀的主要驱动因素,但他们发现,劳动力市场过热对名义工资增长和通货膨胀的影响比产品市场冲击的影响更持久。因此,控制通货膨胀最终需要在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供给之间实现更好的平衡。

那么这一切对宏观经济学有什么启示?两位作者认为,大流行的破坏性极大,使预测和决策变得困难,但他们认为,最近的经验证明还是不能抛弃现有的工资-价格动态模型。“我们能够用一个简单而传统的工资、价格和通胀预期相互作用的模型来模拟大流行时期的通胀。”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膨胀可能是一个复杂的现象。政策制定者必须警惕通胀压力可能来自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例如,通过投入成本的意外变化或与非弹性部门供给曲线相冲突的需求变化。此外,通过各种机制,来自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通胀压力可以相互作用,相互加强。”

从经验上看,作者发现产品市场冲击的第二轮和间接影响相对温和,这意味着,正如早期批评者所警告的那样,劳动力市场平衡最终应该是央行试图维持价格稳定的主要关注点。

标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