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是江北新区城市建设的第一追求。
成立8年来,从一条条道路建成通车,到骨干快速路网逐步成型;从一条条过江通道横跨长江两岸,到轨道交通连接新老主城;从一处处公园拔地而起,到滨江风光带展露新颜;从一座座高楼破土而出,到城市地标遍地开花……
江北新区不断优化空间布局,提升着“新主城”的能级与品质,为新区居民百姓打造更便捷的出行条件、更舒适的生活环境。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城市地标遍地开花
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如何提升城市品位,是建设者不得不思考的问题。近年来,江北新区以“新主城”定位推进城市建设,一处处拔地而起的地标建筑,成为了国家级新区的新名片。
在江北新区研创园,江北砂之船奥特莱斯已成为全新的商业地标。项目总建筑面积约22.5万平方米,由两栋高层写字楼及酒店式公寓及一栋商业楼组成,环抱南农河,背靠城南河大堤,这座“建在河上的商场”,不仅完善了周边的商业配套,更是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打卡。
走进江北砂之船,立体红色陶板编织手法搭配大面积的玻璃幕墙,让人眼前一亮。多层次露台曲折蜿蜒,水岸景观退台呼应一旁的河景绿带,项目串联沿河景观区域,融合砂之船景观设计风格,远处高高矗立的LED展示塔正领着这艘“巨轮”扬帆起航。
自2022年末开业以来,每逢周末和节假日,一系列精彩的促销活动都为新区及周边的消费者带来一场商业的狂欢。
距离江北砂之船不远的滨江岸线,江北新区市民中心、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等地标拔地而起;南京美术馆新馆、江北图书馆等也已进入建设尾声,这些造型别致的建筑,不仅刷新着江北“新主城”的颜值,也大幅提升了国家级新区的品质。
快速路网逐步成型
曾经,交通不畅是制约江北发展的短板,如今,骨干快速路纵横交错,一批“断头路”顺利打通,居民出行更便捷。
家住泰山街道景福家园的罗勇,在浦镇大街附近上班,“之前要从江北大道绕行,遇上早晚高峰堵车,上下班至少要半个多小时,现在走沿山大道,路上基本没有红绿灯,15分钟就到了。”
在江北新区规划建设的“六横十纵”快速路网中,沿山大道是一条重要轴线,不仅串联起桥北、核心区、老山等多个江北板块,沿途还有浦镇车辆厂、珍珠泉景区等江北地标。2022年,沿山大道一期工程正式通车,过去的双向四车道提升改造为主六辅四的主干路标准,实现过境交通和区域内交通的有效分流,通行能力较原有道路提高两倍。
不只是沿山大道,浦乌路作为一条城市次干道,改造过后由之前的路宽10米拓宽至35米,2车道变4车道,还设置非机动车道、人行道,除了交通功能,围绕这条沿河路种植的花草树木、打造的亲水景观,更是为江北新区串起了一条生态风光带。
一条条道路的建成通车,让新区的快速路网体系逐步成型,随着交通堵点的逐个打破,居民出行有了更好的体验。
6月30日,南京上元门铁路过江通道启动建设,在此之前,新区久久为功,已建成十多条过江通道,南京“双主城”的融合更加紧密,江北“新主城”的发展也更具潜力。
枢纽功能不断放大
交通是城市发展的骨架,而轨道交通则引领城市发展的新格局。
目前,江北地区已经通车的轨道交通线路一共有3条,分别是地铁3号线、10号线和S8号线;在建的线路有4号线二期和11号线一期。
今年以来,两条地铁线路建设快马加鞭。“预计7月初,4号线二期全线3座地下车站将完成主体结构,4条盾构隧道始发,其中2条盾构隧道贯通。”新区枢纽办相关人员介绍,瞄准总体进度,将完成全年建设计划的71.14%。而另一条纵向的“大动脉”,地铁11号线一期也完成了年度建设计划的66%。
作为江北新区的头号工程,南京北站的建设时刻牵动着外界的目光。今年年初,《南京北站综合交通枢纽集疏运体系规划》获得批复,根据《规划》,未来,城市轨道3号线、4号线、15号线、18号线以及城际轨道S4号线等五条轨道交通线在南京北站交汇。为了优化旅客换乘体验,《规划》创新利用“双光谷”的概念,将地铁站设置于北站正下方,实现地铁旅客可以通过光谷垂直快捷提升至铁路线上候车室,大大减少了地铁旅客的步行距离。
随着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与发展,枢纽经济正在成为经济转型升级中的新动能和增长极。当前,江北新区正以“交通圈”推动“都市圈”,不断放大枢纽功能,高质量发展枢纽经济,强化对南京都市圈的辐射带动效应,最终做强“经济圈”,为江北新主城的建设贡献力量。
来源:南京日报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