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学校、幼托机构常出现手足口病的暴发或流行。
手足口病有哪些传播途径?
(相关资料图)
1. 粪便带病毒-粪口途径传播(吃)
2. 患者咽喉分泌物中的病毒-空气飞沫传播(吸)
3. 皮肤、粘膜疱疹液、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及医疗器具等-接触传播(摸)
手足口病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2—7天。多数患儿突然起病,约半数病人发病前1-2天或发病的同时有发热。可伴有头痛、咳嗽、流涕、口痛、纳差、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1. 口腔溃疡,舌、颊粘膜、硬腭多见,偶可见于软腭、牙龈、扁桃体和咽部。
2. 手足及其他部位,呈离心性分布,手足多见,掌背均有,可见于手臂、腿及臀部,偶见于躯干疱疹一般在5-7天消退,疹退后无瘢痕及色素沉着。
3. 四部位:手、足、口、臀四个部位
4. 四不像:疹子不像蚊虫叮咬、不像药物过敏、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
5. 四特征: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
洗手是预防儿童手足口病最简单及最有效的方法,洗手又可预防很多疾病,如甲型肝炎、细菌性痢疾、伤寒、肠道病毒等。(通讯员 白丽琼)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