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 > 正文

经济观察丨乡村建设“施工”,27地先“打样”

2023-06-27 07:12:52 来源:四川在线

四川在线记者 燕巧


(相关资料图)

6月20日,记者从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县城出发,沿盘山公路蜿蜒而上来到新林镇茗新村,黄墙红瓦的彝家新寨依山而建,刚刚建成的“彝步千年·文旅新寨”综合体,与旁边的梯田茶园相得益彰,颇为醒目。一三产业融合发展,茗新村以新的姿态迎接全省脱贫地区乡村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的举行。

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去年12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四川乡村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包括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基本补齐、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人居环境大幅改善等。“施工图”出炉半年,进展如何?

探路

分类推进,27个县(市、区)试点

“彝步千年·文旅新寨”综合体。燕巧 摄

“试点工作方案和指标体系已经编制完成,关键要试出经验。”6月20日,峨边县乡村振兴局局长徐现明介绍,峨边县乡村建设方案重点围绕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补短板,将全县划为4个乡镇级片区,合理布局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并逐步向中心镇、中心村集聚。

为全面开展乡村建设进行探路,今年4月,省乡村振兴局确定了6个县(区)开展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试点、21个县(市、区)开展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建设标准试点。峨边县是开展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试点县之一。

“我省有平原、丘陵、山区、高原等不同地貌,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有差异,在不同类区开展试点,将主要结合地方发展水平,探索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建设指标体系,便于指导我省不同类区开展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建设。”省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乡村建设行动是省乡村振兴局今年重点工作“五大行动”之一,不久前出台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促进行动实施方案》为今年全省乡村建设提供了“指南”。乡村建设共18项重点任务,具体工作涉及17个牵头单位、32个责任单位。

乐山市成立市、县两级规划编制专班13个,采取“专班+专家+群众”方式,通盘考量城镇空间、生态、产业发展需求等关键因素,推进两个批次40个乡镇级片区、32个村级片区、197个专项规划编制,并创新开展片区乡村振兴发展拉练;达州市通川区则成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推进乡村建设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加强对乡村建设的统一领导和统筹协调,构建起“统筹协调、点面结合、衔接有序、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

“乡村建设实行任务清单和项目库管理。”省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探索清单式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在省、市、县三级编制乡村建设任务清单,把建设任务细化到乡(镇)、村(社区);聚焦乡村建设任务清单,围绕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内容,在县级建立乡村建设项目库,乡村建设项目资金安排原则上须从项目库中选择。

补短

有“里”有“面”,软硬件同步提升

眉山市仁寿县北斗镇金耀村柑橘产业园,产业公路四通八达。张忠苹 摄(C视觉)

6月,宜宾市叙州区安边镇大滩社区村的李子熟了,不少游客入园采摘。“以前村里公路窄,游客停车不方便,今年这条路修好后就好多了。”大滩社区村党支部副书记翁云洪介绍。

大滩社区村由原大滩村和金银村合并而成,紧邻向家坝观景平台,发展有李子2000多亩、紫秋葡萄1500多亩、樱桃400多亩,一到果蔬采摘季,前来观光旅游的人络绎不绝。今年,一条全长2.15公里、宽7.5米的二级公路建成,既便利400余名村民出行,也推动大滩社区村的农产品打开销路。

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是“宜居”的前提。农村公路一端连接乡村、一端连接城市,是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今年全省将建设撤并建制村硬化路2.4万公里,实现撤并建制村与新村委会直连道路全部硬化,建设通组路1.86万公里,解决群众家门口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基础设施“硬件”建设加力,农村人居环境、公共服务也同步提升,美丽乡村有“里”有“面”。厕所问题、垃圾问题是乡村环境提升的老大难。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建设,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了91%,2023年将支持2140个行政村开展农村改厕整村推进工作,同时启动农村“厕污共治”、高寒干旱地区改厕技术模式探索试点。

农村养老服务不断提升。今年4月,内江市市中区牛角田村成立养老互助服务站,设置了棋牌室、图书室、休息室,并开展老年人文艺活动,每周一、四还提供免费午餐服务。优化孤寡老人关爱服务,今年内江将新增2000名农村困难老人集中供养。

聚焦“一老一小”,今年全省将完善农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实施“爱·惠·家”孤寡老人服务行动,开展失能老人照护行动,同时,开展儿童监护风险等级评估、“明眸皓齿·正心立身”健康工程试点、“五社联动”助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试点等。

乡村建设,安居与乐业密不可分。

“这个月就将投入使用,每年租金80多万元,可带动100多名村民家门口就业增收。”徐现明介绍,“彝步千年·文旅新寨”投用后,租金一部分作为集体经济收入,一部分作为县级防返贫致贫基金,同时还可以带动农副产品销售,综合体餐饮食材优先选用本村农副产品。

建设“宜业”乡村,还要积极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促进群众就近就业增收致富。

过渡期以来,全省逐年加大衔接资金用于产业的比重,乡村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全省共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7个,在脱贫地区推荐申报国家级龙头企业19家,引进培育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000家,发展庭院经济种植面积近90万亩,覆盖脱贫户70余万户。下一步,将聚焦做好“土特产”文章,加快构建三产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善治

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和美乡村

俯瞰茗新村。峨边县乡村振兴局 供图

轻点手机屏幕,填写申请信息,上传相关材料,确认完成……6月19日,广元市旺苍县东河镇双农村村民唐姗姗通过手机APP远程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服务申请,不到半小时就办好了。

旺苍县聚焦乡村便民服务能力不强、信息化程度较低等难题,推进“村能办”便民服务体系建设。“我们一共下放了151项‘村能办’事项,并同步优化了办事流程。”旺苍县行政审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数字”赋能乡村治理。今年4月,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联合试行推广运用“川善治”乡村治理微信小程序,将其作为全省开展“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乡村治理试点和助力村级治理数字化、信息化的平台工具。截至目前,全省一共有2.1万个村庄入驻“川善治”乡村治理平台,服务村民293万人。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和美’二字内涵非常丰富。”省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和美,既要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也要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需健全乡村治理体系。

茗新村曾是一个“三不管”地区,来自大凉山美姑、昭觉等8个县的1200多名彝族群众自主移民到这里。人员杂、环境差,社会治安问题较为突出。茗新村创新“德古调解工作法”,建立茗新村“德古”调解工作室,举办“德古讲堂”,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鼓励农民参与乡村建设。5月9日,140多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齐聚眉山市青神县高台镇百家池村,这是百家池村每月最热闹的活动——为全村60岁以上老人过集体生日。

百家池村采用“与村民商量建、让村民自己管、引各方协同用”的方式,分别在村民小组打造集议事、活动、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邻里百家”“村民议事坝”“日间照料中心”“乡愁馆”,把邻里中心建成村民“自发来、乐意听、愿意说”的公共空间。

既发动农民建设,也带动社会力量参与。去年4月,雅安市选聘173名民营企业家到脱贫村、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以及部分中心村担任乡村振兴“名誉村书记”“发展顾问”。一年来,“名誉村书记”“发展顾问”给结对村的产业发展注入新鲜力量,目前结对村稳定收入来源明显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乡村建设要引导农民参与到乡村建设项目谋划、建设、管护的全过程,同时大力引导和鼓励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慈善力量等社会力量投入乡村建设,全力推动乡村振兴。”省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标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