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 珊
(相关资料图)
科研是幸福的,也是艰辛曲折的。一代代人前赴后继,只为人类更美好的明天。越是纯粹的愿望,越需要对世界、对人类、对科研本身,甚至对生活投入更多的情感。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绿色化学化工技术专家姜标,就是这样一位简单却又情感丰富的探索者。从绿色化学关键技术创新到创新药开发,仿佛及时雨一般,总能及时出现在需要他的科研战场。
绿色化学的守护力量
高污染,低效率,一直是PVC行业发展的痛点。作为绿色化工技术专家,姜标带领团队,创立“乙炔法”聚氯乙烯铜基催化剂和“姜钟法”无汞聚氯乙烯新工艺,并实现“姜钟法”产业化建成20万吨级生产线,实现中国聚氯乙烯生产无汞化。污染问题不仅限制着PVC行业的发展,对提金行业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在此背景下,姜标创立超微粉碎、多相微界面强化清洁提金技术,破解氰汞提金重污染行业难题。
然而,绿色化学的力量远不止于此,为解决中国集成电路制造行业“卡脖子”材料难题,姜标开发出与现有集成电路工艺相兼容的低碳材料;为解决陆地铀资源的短缺,他创新性提出纳米膜海水提铀技术,为我国开发铀资源提供了新的可行性技术。
这就是姜标,一位永不停歇的奋斗者。
国际技术的转移转化
如今,姜标在科研探索的同时兼任中国科学院曼谷创新合作中心主任一职,在推动面向东盟的国际技术转移转化方面作出重要贡献。他带领团队,以泰国为中心,一方面,将中国需要的技术引进来;另一方面,将中国的先进技术带出去。
作为化学家的姜标,很早便看到了中国半导体的短板。在他的运筹帷幄下,历经3年时间,从新加坡引进芯片制造业修复关键技术团队,在徐州和上海落地并建成投产。其意义和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
东盟地区,地缘禀赋特殊,在当今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东盟的重要性不断提升。作为东盟第二大经济体和重要成员国的泰国,不仅经济实力较为雄厚,而且在东盟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对周边国家有较强的辐射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姜标带领团队积极参与建设中国—东盟科技创新共同体,构建了聚焦泰国,辐射东盟的国际大联通科技合作网络。
从推动托卡马克重大科学装置落地泰国、助力泰国东盟等离子体与核聚变科学中心建设、持续推动以化学家朱拉蓬公主和林国强院士领衔的中泰天然药物联合研究院顶尖医疗合作,到与东盟中心在曼谷共建中泰东盟创新港、与上海市共同推进绿色技术银行东盟协同网络建设、协助科创板企业中科微至智能物流快递自动化分拣设备系统落地泰国等项目……每个项目的落地与实施,都是姜标团队推进国际技术转移转化最好的见证。
从科学研究到技术转移转化,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是姜标的战场。未来,姜标将继续开拓创新,继续运用知识和智慧,为中国、为世界的科技发展,披荆斩棘、奔跑前行。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