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 > 正文

涵养君子文化 畅享美好生活(第一辑)

2023-05-31 23:29:5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随着越来越多研究机构的逐渐成立和君子文化论坛的持续召开,各地君子文化的研究和实践也不断涌现出新成果,尤其是在安徽、山东、湖南等地,都对君子文化进入现代社会、现代教育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传统君子文化的深厚内涵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在新时代受到了新的关注。 【阅读原文】

“君子”作为儒家理想人格类型与典范,凸显了儒家高度重视个人道德修养与社会道德教化的特色。孔子倡导培塑君子人格,目的是为了培养社会人格,以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标。作为孔门“道统之传,独得其宗”的弟子,曾子对儒家君子人格的塑造,提出了更高的德性价值期许,把孔子肇始的儒家“修己”思想引导到“修心”的致思路向,从内在心性的培养及道德践履方面深化、充实了孔子的人格君子观。 【阅读原文】

魏晋之世,孕育出了一种新的学术理论,它既不同于汉代经学和黄老道家之学,亦不同于后世的宋明理学,它以道家思想为主,并将儒学的价值观念融入其中,形成了特有的谈玄析理之学,后世称之为玄学。魏晋名士不再拘泥于汉代僵化之纲常伦理,而是试图从生命本身出发寻求个体生命精神人格之解放。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魏晋名士纵性情而轻名教,但是他们的成长均未离开儒家之教育,也因此儒家精神早已刻在其生命当中,故在这一时期的思想家通过融合道家之自然无为思想,开出了“君子”之新意。 【阅读原文】

什么是古代儒者心目中的君子人格,泰山极顶青帝宫中的一方碑刻对此作了形象描述——《秦山石刻记》录“张天祚题辞”云,“明镜止水以持心,泰山乔岳以立身。青天白日以应事,光风霁月以待人。”二十八字从不同角度展示仁人君子之人格境界,完全可称之为一方“君子铭”。 【阅读原文】

“自强不息”为君子品性的主要内涵之一,它源于《易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在政治活动与治学之道的领域中,影响至为深远。“君子”应效法天道,刚健地向前行进,有主动努力向上、坚持不懈地从事某一事业的精神,是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宗旨。古人视《易传》为孔子所作,自强不息是以孔圣人的名义在历史上起作用的。 【阅读原文】

标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