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中华全国总工会和广东省总工会表彰了全国和广东省五一劳动奖、工人先锋号获得者。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带动广大职工争当锐意改革的先锋,争当推动发展的楷模,即日起,羊城晚报 · 羊城派推出 " 劳动者之歌 " 系列报道,挖掘受表彰对象的先进事迹,敬请垂注。(侯梦菲)
(资料图)
文 /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柳卓楠
图 / 受访者提供
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产科病房,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妈妈群体—— " 重症孕产妇 "。她们有的是高危妊娠,有的是重症高危产妇,还有的身患重疾。她们的生产过程就像在过 " 鬼门关 "。而广医三院广州妇产科研究所所长、广东省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主任陈敦金,常常是在 " 鬼门关 " 前拉回她们的那个人,在产妇命悬一线时,带给她们生的希望。
" 只要给我留下一口气,后面的事交给我!" 从医 40 年,陈敦金坚守一线,钻研母胎医学,在降低重症孕产妇死亡率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获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后,陈敦金表示:" 这是整个团队的荣誉,产房里从来不是一个人。医生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的行业,未来我会继续开展重症孕产妇救治研究,带领更多年轻人做好这份工作。"
从医 40 年,为重症孕产妇守 " 生门 "
在广医三院住院部 12 楼重症产科,陈敦金常常脚步匆匆。" 陈医生,产妇突发心颤,心跳骤停,万分危险!"" 好!我马上过来!" 挂断电话,陈敦金冲出病房,快步奔向手术室。
手术台上是一位二孩妈妈周女士,医生正对她进行剖宫产,在成功分娩关腹缝合伤口时,周女士连续出现了两次心跳骤停。陈敦金和麻醉科、心胸外科主任在手术台旁合议,当机立断为周女士开胸进行胸内按压。4 分钟后,周女士心跳恢复。
这样的 " 紧急抢救 " 在陈敦金 40 年从医生涯中数不胜数。" 只要给我留下一口气,后面的事交给我!" 在孕产妇和年轻医生的心中,陈敦金是这里的守护者,更是他们心中的 " 定海神针 "。
1983 年从医至今 40 年里,陈敦金坚守临床一线深耕母胎医学,尤其在降低重症孕产妇死亡率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他创建了全国首家 " 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 ";在国际首创 "3D 打印治疗复杂性胎盘植入 " 技术;协助全国各地建立产科 OICU 病房(产科重症监护室)20 余家;率先建立高危孕产妇预警救治管理体系;每年参与救治各种重症孕产妇疑难杂症 1000 余例;救治心跳呼吸骤停孕产妇 76 例……
" 产科医生面对的不是病人,是正常人群,负责的是两条人命。产妇生产是随时的,没有计划,医生要时刻做好准备。产科工作很辛苦,到现在很多国家的产科医生都非常紧缺。年轻的时候我也曾想过放弃,但还是坚持了下来。总有人要去坚持做一些事。" 陈敦金说。
在重症产科的医生们看来,陈敦金不仅是一个技术精湛的前辈,更是一个勤奋的 " 劳模 "。" 经常在周末和节假日,本来不是他值班,但他总是出现在病房。有他在,我们就觉得很安心。" 陈敦金的学生、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杜培丽说。
心系边疆,多次赴边远地区 " 技术输血 "
陈敦金是湖南人,1983 年刚刚毕业的他,主动报名支援边疆,从湖南只身来到新疆,成为了当地一名妇产科医生,这一干就是 10 年。陈敦金是当时科室里唯一的男医生,曾经的同事张庆回忆起三十多年前共事时的场景,犹历历在目:" 他就像是安家在科室一样,总睡在科室里 ",无论是不是自己的病人,无论操作多么简单,陈敦金随叫随到,从来不喊累,是科室里最勤快的医生。他曾经自己骑马到小山村会诊,也曾跟随军车抵达边远山区百姓家抢救危重产妇。
新疆、西藏、甘肃、贵州……这些年,陈敦金和团队多次前往偏远地区分享重症孕产妇救治经验,为全国多地医院妇产科进行 " 技术输血 "。
" 陈教授,帮我们救个人吧…… " 有一年,陈敦金正在甘肃进行学术交流,接到了当地县级医院的 " 救命 " 电话,得知一位产妇大出血,病情复杂,当地的麻醉及输血条件都有限,手术进行到一半难以继续。
刚开完会的他马上奔赴现场,开展手术。一个多小时后,手术顺利结束,母子平安。回想起这次抢救经历,陈敦金仍心有余悸。这一案例是他从医生涯的一个缩影,在边远地区支援时,这样的 " 生命接力 " 常常上演。
" 真不希望有那么多的重症孕产妇让我救治。但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只要有人生小孩,就会有需要急救的情况。这件事肯定需要有人去做的。" 陈敦金说。 (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吴瑕
标签: